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成果/Result

已选条件:
  • 机构=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x
排序方式: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0

共3页<< <123> >>每页显示条目数:
题名 作者 出处 被引量 操作
对话心智与身体: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张静[1];陈巍[2]《心理科学》19
大脑即银幕:镜像神经元与神经电影学的具身模拟革命陈巍[1];刘童玮[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0
愉悦追求在自我调节疲劳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王财玉[1,2];雷雳[3];乔雪[2]《心理发展与教育》10
自我建构的生态维度:内涵、积极效应及促进路径王财玉[1,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8
学业压力的积极应对:自然联结与青少年学业倦怠王财玉[1,2];李文[2];秦寒雪[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
自然联结与社交网站使用中的妒忌:生命意义感与向上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王财玉[1,2,3];罗润锋[2];姬少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
预测加工、认知可渗透性与读心陈巍[1,2];胡烨[1]《浙江学刊》5
建构心智化课堂:认知工具的视角陈巍[1,2];孙洋洋[2];潘亚峰[3,4《远程教育杂志》4
内感受和情绪的共享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吴晶[1];徐慧慧[1];杨影[1];陈巍《心理技术与应用》3
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师幽默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多水平的结构方程分析高奇扬[1];陈佩瑶[1];王勇[1];罗《心理科学》3
认知增强技术新探:迈向生命3.0刘童玮[1];陈巍[2]《心理技术与应用》3
自我损耗后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与抽离王财玉[1];余秋婷[2]《心理科学》2
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孙芬芬[1,2];陈悦[1,2];黄映雯[1《心理技术与应用》2
敬畏与竞争性自恋的关系: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与自然美感的调节作用杨勇[1];阙利雪[1];王惠丽[1];魏《心理研究》2
二孩家庭杂度与幼儿亲社会行为: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徐慧艳[1,2];王小英[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恐音症的临床心理特征及其神经机制徐天宇[1];徐慧艳[2];平贤洁[3];《应用心理学》1
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者的干预:一个神经咨询学假说陈巍[1,2];黄家裕[3];王勇[1,2];《教育生物学杂志》1
特质敬畏对大学生自然联结的影响:自然美感的中介作用王财玉[1];姬少华[2]《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徐步霄[1,2];白洁[3];李晔[4];郭《心理科学进展》1
身体拥有感错觉对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顾丽佳[1];宫文潇[2];张静[3,4];《心理科学进展》1
反本能研究的复旦学派:从郭任远到蔡乐生王勇[1];陈巍[1];郭本禹[2]《心理科学》1
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形成与扩散的心理机制王财玉[1];庞李成[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儿童生命性感知及其与社会认知发展的关系周珲[1,2];林翠萍[2]《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意义?自然联结与青少年幸福倾向的关系陈霞[1];王财玉[2]《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
思辨与人类经验--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意识观董达[1,2];陈巍[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倾向调查及对策肖浅秀[1];蒋佳逸[1];吴晶[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
读心的预测模型:从社会感知到多层次社会认知徐天宇[1,2];周子愉[2];陈巍[2,3《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儿童共情能力及其发展:回顾与前瞻武侠[1,2];包玉玲[2];吕欢欢[2]《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反事实思维的特征及认知过程孙芬芬[1,2];黄映雯[1,2];王静茹《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
再分配偏向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共同富裕的启示白洁[1];徐步霄[2];杨沈龙[3];郭《应用心理学》1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