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分析
成果/Result
题名 | 作者 | 出处 | 被引量 | 操作 | |
---|---|---|---|---|---|
如何构建中国的理论——西方汉学家的思考与启示 | 刘毅青[1] | 《哲学研究》 | 7 | ||
共通经验中的新主体性如何可能——评毕来德《庄子四讲》 | 刘毅青[1] | 《文艺研究》 | 5 | ||
读者理论的重建——以《锦瑟》的阐释为例 | 刘毅青[1,2] | 《文学评论》 | 3 | ||
“为诗辩护”:宇文所安汉学的诗学建构 | 刘毅青[1] | 《文学评论》 | 3 | ||
后殖民语境中启蒙与文化认同的张力——以叶维廉为中心 | 刘毅青[1] | 《文艺理论研究》 | 3 | ||
作为哲学创造的哲学翻译:以西方汉学为借镜 | 刘毅青[1]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 ||
作为中国现代审美意识的“忧郁”——顾彬论中国现代性的启示与不足 | 刘毅青[1]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 ||
当代美学的人生论转向与中西美学会通——以徐复观为中心 | 刘毅青[1,2] | 《哲学研究》 | 2 | ||
跨文化视野里中国美学的学术自觉——从卜松山谈起 | 刘毅青[1]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 ||
讽寓:解构批判下的中国观建构是否可能——评苏源熙《中国美学问题》 | 刘毅青[1] | 《文艺研究》 | 2 | ||
后现代语境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的张力——以叶维廉为视角 | 刘毅青[1]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 ||
庄子道艺观的修养美学阐释——以徐复观为中心 | 刘毅青[1,2] | 《哲学研究》 | 2 | ||
从文学史发现文学的意义——以宇文所安为例 | 刘毅青[1]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 | ||
作为美学转向的生态美学 | 刘毅青[1] | 《东岳论丛》 | 1 | ||
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 | 刘毅青[1]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 | ||
不可译性:顾彬误译论之商榷 | 胡丹[1,2];刘毅青[3] | 《江西社会科学》 | 1 | ||
打捞失落的中国现代审美经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 | 刘毅青[1] | 《社会科学战线》 | 1 | ||
徐复观对西方现代艺术批判的美学理路 | 刘毅青[1,2]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