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分析
成果/Result
题名 | 作者 | 出处 | 被引量 | 操作 | |
---|---|---|---|---|---|
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 | 王晓初[1] | 《文学评论》 | 8 | ||
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思考 | 王晓初[1] | 《文艺研究》 | 7 | ||
“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与思想的发展 | 王晓初[1] | 《学术月刊》 | 7 | ||
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及文学的发生 | 王晓初[1]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 | ||
浙东学术、师爷气与鲁迅——从“越文化”观察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 | 王晓初[1]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5 | ||
“沉默的鲁迅”及其意义——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 王晓初[1] | 《文学评论》 | 5 | ||
“原鲁迅”:在传承与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 王晓初[1]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 | ||
鲁迅“个”的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 王晓初[1] | 《中国文学研究》 | 4 | ||
《狂人日记》再探讨:奴才、还是启蒙先驱? | 王晓初[1] | 《鲁迅研究月刊》 | 3 | ||
论“白马湖文学现象” | 王晓初[1]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3 | ||
鲁迅《祝福》的越文化解读 | 王晓初[1] | 《鲁迅研究月刊》 | 3 | ||
越地民俗艺术对鲁迅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 王晓初[1] | 《文艺研究》 | 2 | ||
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 | 王晓初[1] | 《鲁迅研究月刊》 | 2 | ||
鲁迅的“魏晋文章”与章太炎——论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之二 | 王晓初[1] | 《浙江社会科学》 | 2 | ||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与鲁迅文学精神的联系 | 王晓初[1]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1 | ||
试析“狂人"对“祢衡"的继承与超越——兼谈鲁迅与徐渭 | 沈杰[1];王晓初[2] | 《鲁迅研究月刊》 | 1 | ||
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王晓初[1]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 |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现代性”话语批判 | 王晓初[1] | 《理论学刊》 | 1 | ||
在跨文化对话中开拓鲁迅研究的新局面——“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王晓初[1] | 《鲁迅研究月刊》 | 1 | ||
评汪卫东著《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 | 王晓初[1]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0 | ||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鲁迅——论鲁迅的生成与意义 | 王晓初[1] | 《鲁迅研究月刊》 | 0 | ||
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 王晓初[1] | 《文艺研究》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