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国际中文教材价值观呈现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国际中文教材价值观呈现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为例

作者:吴小庆[1];

机构:[1]绍兴文理学院;

导师:马嫣;绍兴文理学院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HSK标准教程》;价值观;呈现内容;呈现方式

中文摘要:国际中文教材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选取、编排、呈现等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选题。价值观隶属于文化,所以中文教材中价值观的研究应受到相应的重视。国际中文教材中的价值观,代表着当代中国的整体风貌,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壮大。中文教材不单单是语言教材,更是一本文化教材。它承担着介绍中华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重任。因此本文以价值观的视角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HSK标准教程》(4-6册)中蕴含的价值观,分析这些价值观的呈现方式和特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教材的价值观内容以及呈现方式进行分析。价值观内容方面,本文借鉴何文胜教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类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生观、家庭观、两性观、国家观、世界观、族群观、自然观和其他价值观八类,对课文、插图和课后习题三个环节的价值观进行统计。价值观呈现方式我们选取任辉、刘春桃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显白式和隐微式两种,统计上述价值观的呈现方式并归纳其呈现特点。分析结果显示:在内容选择方面,价值观呈现存在分布不均、内容陈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做到了传统和当代价值的结合;在内容组织方面,存在着显隐结合,注重隐微内涵拓展和呈现多元,提高价值观领悟能力的特点。最后本研究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对国际中文教材中价值观的呈现提出几点建议:在内容选择方面,要具备人文性与文学性;增加时代性内容;深入考虑“中外”需求;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慎重选择课文出处。在内容组织方面,要注重稳定、连续地呈现中国价值观;注重系统地呈现中国价值观;注重显隐结合、多元地呈现中国价值观。由于国际中文的特殊属性,国际中文教材成为价值观内容的最佳载体,对汉语学习者的思想行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对《HSK标准教程》(4-6册)价值观的分析,期待为未来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