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绍兴市T小学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绍兴市T小学为例

作者:应青秀[1];

机构:[1]绍兴文理学院;

导师:刘雄英;绍兴文理学院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制度文化;建设;小学;育人

中文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品格和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对小学制度文化认识的偏失,导致许多小学制度泛化而内涵缺失,出现制度有余而文化不足等问题。同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针对小学阶段的制度文化建设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当前小学缺乏专业的制度文化建设理论指导。基于现有问题,以及学校自身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现实之需,本研究尝试以一所制度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小学作为个案,深入探寻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可取经验,为广大小学提供一些方法论层面的建议。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了绍兴市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成功的T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T小学展开调研,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梳理出T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总结出T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现有成效,最终探讨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发现T小学的制度文化建设经历了对原有制度文化的诊断、新制度文化的生成、新制度文化进一步渗透三个阶段。通过对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四个维度的探讨,归纳出T小学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内部治理机构健全、育人效应得到认可、学校形象渐得提升,以及精神价值获得认同的成效。根据T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有成效,在借鉴T小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韦伯的唯名论,引发了本研究对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第一,要奉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教师与小学生参与制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师生对制度文化的认同感;第二,每所小学受到地缘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制度文化,因此学校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有所传承有所创新,提升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适切品性”;第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由于小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小学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制度文化育人载体的功能,营造“优发展”的氛围,发挥小学制度文化的“育人效应”,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