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详细信息

基于CT相对增强比率鉴别肾上腺乏脂腺瘤与非腺瘤诊断价值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基于CT相对增强比率鉴别肾上腺乏脂腺瘤与非腺瘤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金圣泽[1];

机构:[1]绍兴文理学院;

导师:季文斌;绍兴文理学院|王健;绍兴文理学院|殷旭光;绍兴文理学院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乏脂腺瘤;肾上腺非腺瘤;相对增强比率;计算机断层影像;影像诊断

中文摘要:目的:肾上腺偶发肿瘤是腹部影像学上常见的病变,大多数为富含脂质的肾上腺腺瘤,但是肾上腺乏脂性病变的鉴别存在困难,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用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腺瘤(Lipid-poor Adrenal Adenomas,LPA)和非腺瘤(Non-adenomas,NA)仍有需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基于平扫与门静脉期CT的相对增强比率在鉴别LPA和N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了来自本研究机构的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受了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肾上腺乏脂性病变的成年患者共253例(其中男性135名,女性118名)。收集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审阅,对于每个病灶测量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的CT值,计算相对增强比率{(门静脉期CT值-平扫CT值)/平扫CT值}以及绝对增强值(门静脉期CT值-平扫CT值),并使用读者间一致性检验(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两位医师间的测量一致性。将肾上腺病变分为LPA和NA,其中NA组参考文献报道分为高增强NA和低增强NA用于进一步亚组分析,Kruskal–Wallis和Bonferroni检验用于确定这三组之间参数的差异。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确定了95%特异度下诊断LPA和NA的最高灵敏度,设置95%特异度的目的是根据临床实践需求尽可能的识别NA。使用Mc Nemar检验进行参数间的比较。双侧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分析了253例患者(平均年龄55±12岁),121例为LPA,132例为NA,其中高增强NA为58例,低增强NA为74例。当区分LPA和所有NA时,相对增强比率的诊断效能高于平扫CT值(AUC:0.91 vs 0.86,P=0.022),但相对增强比率的灵敏度(95%特异度下)低于平扫CT值(52%vs 60%,p=0.064)。亚组分析显示,相对增强比率鉴别LPA和低增强NA的诊断效能明显更高(AUC:0.96 vs 0.83,P<0.001),灵敏度亦高于平扫CT值(79%vs 59%,p<0.001),而相对增强比率区分LPA和高增强NA的诊断效能低于平扫CT值(AUC:0.84 vs 0.90,P=0.063),灵敏度亦低于平扫CT值(26%vs 69%,p<0.001)。以上灵敏度均由ROC曲线下95%特异度确定。结论:相对增强比率在区分LPA和所有NA时表现出比平扫CT值更好的诊断性能,但相对增强比率(>188%)的灵敏度低于平扫CT值(≤24HU),且二者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相对增强比率在区分LPA和高增强NA方面诊断效能低于平扫CT值,而在区分LPA与低增强NA方面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平扫CT值。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